![]() |
![]() |
![]() |
創新成長的變革利器——IBM全球業務咨詢服務部合伙人、戰略轉型專家徐永華
|
|
|
|
剛才向司長給大家的報告很精彩,大家聽得很專心。非常感謝理事長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和在座各位領導和專家分享怎么樣看新互聯網時代企業創新和轉型。
我的頭銜很怪,怎么會是戰略轉型咨詢呢?也是應對中國企業在大的環境下,快速發展過程當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自己的應對措施,調整自己的運營模式,特別成立戰略轉型的團隊,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怎么樣整合IBM各方面的資源,以及IBM合作的社會資源,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今天談到新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創新轉型題目,選擇得挺好,大家都有手機,都在上網,新互聯網時代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況?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新時代的數據的變化,感受就會比較深,跟十年前和二十年前的時候,在2000年底互聯網剛剛起來的時候有很大的不一樣,有幾個數字大家可以看一下。一是到去年年底上網的人數20億,手機的用戶是40億,物聯網的設備超過了一萬億,這個數字是最近的數字,而且數字變化非?,前兩天我剛看到最近發布智能手機的數字,2011年1月份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國占到全球只有8%,排到第10名,今年上個月2月份,我們已經占到全球的20%,僅次于美國,很快超過美國,為什么講智能手機呢?互聯網已經從傳統的在電腦這個平面,轉移到移動互聯網層面了。另外就是物聯網的推動,各個地方都看到城市的交通,很多地方都有攝象頭,也有很多FRID跟蹤的系統,快遞基本上隨時在網上可以查得到快件的情況,包括電子商務,在網上下一個訂單,一直跟蹤訂單。在操作過程當中,這一塊發展更快,未來的時間五年左右的時間,數字上升到40萬億。 大家可以想像,各個地方到處都裝,這幾個因素推動什么變化呢?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景呢?全新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過去談互聯網有很大的不一樣,對社會經濟,特別是在座的企業家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我剛才問了一下領導,在2007年出了一本書叫《危機經濟學》,世界經濟之父寫的,去年出了《宏觀危機經濟學》,我不知道我們在座有多少人看過這本書的。如果大家花一點時間,大家可以看一看,對未來互聯網時代對經濟的影響。今年又出了危機經濟環境下怎么樣建立組織管理的問題,這些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從新互聯網經濟時代的說法,意味著大量的信息和數據,無時不在可以連接起來。對短期來講,從IBM的角度來看,哪些技術會影響到生產方式會影響到商業模式呢?從近期來看,四個方面會有所影響。 第一,大數據的分析。如果從事互聯網業務的話,從事數據信息化行業的話,大家知道未來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將是非常重要的條件,很多地方政府現在把這個作為一個重點。大家知道IBM在08年推出了新的理念叫智慧地球,把發展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感知,我們要有辦法采集數據,道路上到處是攝象頭、每個人所帶的手機就是一個感知,用GPS可以感知在哪個位置里邊。第二個就是互聯,確保這些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有了這樣的互聯互通,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第二,移動互聯,智能手機高速快速的發展,移動互聯已經代替了新的業務的沖擊,在中國還是比較新的,國外很多跨國公司的客戶非常重視這一塊在企業應用的發展。不僅僅是說移動互聯玩玩游戲、上上網,不僅僅是這樣的應用,在企業里面的應用。上還有一個店叫一號店,商業的網店,網店的定位是做網上百貨商店,水、米、面等,有十萬個品類在其管理。廣告出來介紹一個商品,邊上有很多的二維碼,我們很多手機都有這樣的功能,只要把你的手機用二維碼一讀,看老王老吉(微博)讀二維碼,在手機上可以下單,完成你的訂單,到家的時候就可以給你送過來,移動互聯的應用,不是離我們有多遠,包括北京也在推。三年多時候,做到20幾個億,今年年初的時候被沃爾瑪收購50%的股權,今年目標是100億,這是超市行業的變化。 第三,云計算。云計算大家已經談得很多了,大規模應用時代的到來,國內的企業充分利用云計算的技術改變商業模式。 第四,社交性的業務,比如MSN,大家以為這只是社交的網絡,這里邊隱藏大量的商機,世界500強的企業,大概有40%左右的企業都已經把社交平臺作為業務管理和對內外溝通很重要的平臺加以應用。這是近期內對我們影響比較大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管理。遠期一點的技術叫潛在的語義網絡,去年IBM百年慶之前,有一個IBM的計算機參加智力競賽了,對于得了獎,已經超越了傳統搜索功能,可以有自我學習、分析判斷的能力,看過的領導都知道,同樣的題目出出來之后,機器聽完以后要做分析、檢索和判斷,離散性數學等,有一個自我學習的能力,這是未來會影響到業務的內容。 為了分析最近這些技術對業務的影響,我們去年下半年做了一個研究,在九十幾個國家做了調查,調查了4萬多人,主要是以IT專業人士,未來分析的技術對商業和應用有多大的變化?比如業務的數據分析,最大的就是提高自動化的程度,包括打通流程環節,提高效率。 我們在幫北京市做一個工作,北京交通很堵,怎么樣疏導交通?而且交通流量是動態的過程,在建數據模型,我們和清華同時參與了,通過建模之后,有一些可預計地知道,如果出現什么樣的情況下,會什么樣的狀況,交通會堵多遠,用模型預測。同時會啟動相應的應急的措施,包括相應的流程。比如說交通疏導,給相關的司機發信息,指導他們怎么樣操作。做IT一直把數據歸結起來,而且都是歷史性的數據,通過分析看過去是什么樣的。新的業務分析當中,是向前看的,從事后的報告向事前分析轉變,可以通過模擬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的方式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做出判斷,幫助我們做決策,這是在數據分析方面大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移動互聯,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iPhone基本上應用在游戲、娛樂等,小孩拿它作為一個玩具在玩的,但是我們的調查顯示,很大一塊就是企業級的應用。大家有Ipad的話,可以下載,IBM很多企業的應用都在上面,推動企業級快速應用,包括原來是在系統上的,這些也可以延伸到移動平臺上面。過去看郵件只能在電腦上看,現在可以在手機和Ipad上看,很多政府OA審批只能在電腦上操作,下一步可以在Ipad和iPhone完成審批的操作,基本上走到企業級應用的平臺。 云計算是全新的計算模式,會降低資本占用的維護成本,云計算概念炒得比較模糊,其實很簡單,在中國大部分走技術的應用平臺的優化,再走到應用產品層面。很多電話號碼可以放在云平臺上。對企業來講應用云平臺打造核心競爭能力的話,我們最近幫零售企業在做這方面的工作。IBM從05年開始一直幫他做到現在,而且兩三年前,我們意識到電子商務的沖擊,我們也幫他一起建立了電子商務的平臺,去年做到五六十億的規模。目標到2020年這個平臺做到一百億,網上網下是兩塊,但是很多業務是互動的,云有三個基本的方面,我們做零售的,一定有大量的供應商,一號店有十萬個品類,如何把供應商通過云平臺管理起來?蛻羰亲钪匾,個人客戶、家庭客戶和企業客戶,怎樣提供相應云產品的服務。三是內部的運作和執行,怎么樣能打通?上午海爾張瑞敏跟大家分享,在企業層面把所有的流程進行快速的梳理和打通,也是云應用,在很多的企業已經推進了,不是全新的概念,對相應的業務模式提出非常大的挑戰。 另外就是社交網絡,我不知道我們在座的企業有多少在應用,我們基本上每個人在用社交平臺,但是這些平臺都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了呢?內部員工溝通,從我們調查來看,42%、43%在兩年內發生的,會用到企業內部員工的溝通平臺,交流以及研討會都可以用這些平臺完成。比方在IBM,每個人會加入不同的社區平臺,不同的社區平臺會通過短信和其他的方式、郵件,有什么樣信息的發生,有什么樣的交流,自己在路上任何地方會登陸進去,參與討論。好幾個跨國公司跟我們在探討移動互聯的技術,怎么樣和他的客戶建立很好的溝通模式。 針對社交,主要是營銷所應用的領域,業務模式現在做得最好的就是蘋果,股票沖到六百多美金,不僅僅有好的產品,有新的Ipad4,以及iPhone4s,最大一塊就是有一個平臺。我看到最近一個統計數字,去年的apple store下載量在中國增長了280%幾,應收增加了180%幾,有無數的服務供應商、服務商在外部開發應用商針對它開發,比如針對安卓系統開發的也有幾百萬開發者或者企業供應商為這個平臺服務,通過社交平臺運營的一種模式。大家不要小看社交,社交其實是另外一種經濟模式,也就是經濟學所談到的平臺經濟,這些電子產品會有這樣的運作,其實不是的?梢杂蒙鐓^造汽車,可以用社區方式管理很多應急的措施,這里邊有很多新的模式可以利用。其實就是社交和社區平臺可以完成的。也有很多不同行業的應用,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做一些研究和分享。 幾年企業商業模式和管理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和數據是越來越的,這么多的信息和數據起來之后,我們怎么樣做決策和判斷呢?怎么樣做高效的分析和判斷,這是很大的方面。再一個就是移動互聯,應用可能會比較慢。第三個就是云計算,很多新的架構的搭建以及企業的應用都是基于云計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如果大家看一下最近互聯網企業,運用云計算之后初期成本越來越低,因為完全可以借用云平臺,對資本占用是很小的。以及社交驅動的商業模式的變化,這些變化推動很多企業的轉型,不僅僅是IT企業,對每一個行業都有很大的沖擊。一是業務模式,二是科學精細化的管理,區別于傳統封閉式的管理。傳統的管理基本上是企業內部的管理,在互聯網的平臺下,很多管理是開放式的管理,IBM是IT公司,研發上的開放平臺和用戶和合作伙伴一起做的,即使比較傳統的公司,比如寶潔公司也有很多的社交平臺管理產品研發,有什么樣的需求丟出去,誰提供好的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就付錢,如果沒有被采納就不付你錢,對整個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是很大的挑戰。香港有很多的家族企業做貿易,利豐不做貿易,有全套供應鏈的管理體系,和國際大的品牌,包括商場都做全套供應鏈的管理,有什么需求,策劃產品,自己不生產原材料和成品,提供全套供應鏈,滿足客戶的需求,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體系。 過去二十年對中國和海外企業的關心,我們的企業和企業家在抓機會方面是非常好的,政府有什么樣的導向,有什么樣的政策,有什么樣的機會,民營企業、國營企業抓機會都是非常好的。很多企業高速發展做得很大,但是是不是很強呢?是否在管理上做到很高的水準,很多企業有著很大的問題。風大的時候,豬也會飛起來,豬會飛還是因為風大的原因,現在到了很多新的拐點,很多企業會想接下來怎么辦?是否有新的機會?沒有新的機會,能否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提高競爭猛烈?企業精細化的管理分為不同的級別,松散管理、經營管理、整體企業、全球整合企業,IBM是全球整合的企業,全球整合企業是什么樣的概念?全球整合企業做到什么樣的程度?IBM整個公司的核心流程管理去年做到1070億美金的規模,在全球160多個國家運用,企業級的流程有15個,基本上全球共享的模式,全球兩個中心在深圳,全球采購的總部在深圳。整合也有一個過程的,中國的企業到什么樣的程度呢?很多企業基本上還在經營性管理,特別是最近十多年,很多企業抓經營管理做得是很好的,精細管理抓得很緊,能否把全國經營企業和全球經營企業都整合成一個公司呢?很少做到這一點。我現在正在幫國內領先的電信設備制造上做整合的管理體系,70%業務在全球應用,我們已經做到第三年了,因為非常復雜。如果把所有環節打通了之后,真正完成全面精細化的管理。 在信息化建設當中,也有一些研究。企業一定是有一個學習曲線的,我們都得走這個過程,我們現在很多企業或者大部分的企業做得比較好的,海爾基本上完成了整合的工作,西門子(微博)這些公司有的在02年有的在05年推動公司整合工作。進入新互聯網時代的時候,一定是更加開放的平臺上運作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整合和支撐架構,很難實現預期。 真正要完成持續轉型的話,我覺得很關鍵的一點,怎么樣對企業建立創新管理?IBM這么大的公司,特別是過去二十多年,我們一直在不停地轉型,到底是什么東西推動的呢?是否有一套很好的機制推動企業的轉型呢?有的可能聽說過IBM在2007年就告訴投資者,到2010年可以做到多少,經過金融危機之后,我們最后還超額完成。 總體來講,我們的看法,新互聯網時代有很多的技術對業務和生活有很大的沖擊,這些沖擊反映到整個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核心就是怎么樣建立每個企業管理創新能力,未來的五到十年,相信中國一定會有一大批世界級的企業成長。 (文稿來自速錄,未經審校) |
|